查看原文
其他

《柳叶刀》子刊:为何疫情控制难?一表看全新冠、SARS、流感病毒的多个关键差别

医学新视点 医学新视点 2021-04-01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今天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新冠病毒疾病患者已超1143万例。相较于2003年夏天“非典”逐渐消失,短期内终结新冠病毒疫情被认为难以实现。

新冠疫情为何更难控制?《柳叶刀-传染病》最新发表的一篇研究从病毒的关键流行病学特征出发,多角度梳理比较了新冠病毒与其他流行性冠状病毒和流感病毒的传播特点和引起病情的特点。研究由欧洲临床微生物学和传染病学会学者牵头完成。

截图来源: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总体而言,新冠病毒的传播特点决定了我们“不可轻敌”。相较于SARS病毒和流行性大流感病毒,新冠病毒的人际传播速度更快、潜伏期更长,患者发病后即有最强传染性,且大量轻症患者会因未及时检测到并加以控制而加剧传播。

同时,从疾病结局来说,新冠病毒也比2009年流感大流行更为烈性。尽管更多引起的是轻症,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也更多偏向老年人口,但感染新冠病毒的有症状患者住院比例高于2009年流感大流行,重症监护患者比例更是2009年流感大流行的5-6倍。

▲新冠病毒与其他病毒的关键特征差异(数据来源:参考资料[1];翻译:医学新视点)

传播性高:需要阻断大量传播



在新兴疾病暴发中,新病原体传播能力是一个关键指标。基本再生数(R0)是指在无干预的情况下,完全易感人群中,一个感染者平均传染人数。R0值的大小直接影响了控制疫情的难度。

  • 在2003年SARS疫情出现的头几个月里(至4月底),SARS病毒的R0值约为2.0-3.0,随着公共卫生控制措施落地,该数值很快降低至约1.1。

  • MERS病毒的R0值约为0.69,这与其从未引发大流行的情况一致。

  • 根据NEJM和Lancet论文中的数据,此次分析中研究团队估算新冠病毒的R0值为2.5。

  • 相比之下,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初始R0估计值为1.7,在缓解措施的影响下逐渐控制在0.17-1.3;1918年流感大流行的第一波疫情中,R0估计值为2.0。


显然,控制新冠病毒需要我们付出大量努力,减少至少60%的传播,才能将R0值人为控制到1以下。过去的经验已经表明,快速识别病例、采取隔离措施可以有效阻断二次传播。研究团队指出,疫苗从未成为控制大流行的主要工具,历史上有多次疫情发生在现代疫苗出现前,另外一些,如2009年流感大流行,也是在第一波疫情过去后才有疫苗可用。

上呼吸道病毒载量高:需要更早阻断传播



研究团队回顾证据发现,与流感病毒相比,所有三种冠状病毒的潜伏期都更长,三者之间的显著区别是病毒脱落动力学。

SARS病毒和MERS病毒更多侵袭下呼吸道,上呼吸道中病毒较少,相对不容易发生家庭内传播。而且SARS病毒在患者发病后6-11天,病毒载量才达到峰值,此前传染性相对低。

新冠病毒与之不同,在发病早期上呼吸道拭子中就有极高的病毒载量,换言之,出现症状即具有强传染力,而且病毒载量在发病5-6天后快速下降;另一方面,越来越多证据提示新冠病毒的无症状感染者有潜在传播风险。这些特点都显然对患者隔离的及时和有效程度提出了更大挑战。

此外,尽管尚未证明有新冠病毒的粪-口传播,但记录到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消化道病毒脱落时间可长达3周。

药明康德内容团队制图

重症风险:对医疗资源挑战更大



与大流行性流感相比,新冠病毒和SARS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老龄化的趋势都很明显,随着年龄增加,患者死亡率急剧上升。在儿童中则少有严重疾病,尽管随着疫情影响范围的不断扩大,人们也已经注意到儿童中罕见的多系统炎症综合征

与流感相比,新冠病毒疾病患者对呼吸支持的需求比例更高。对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的一项研究发现,丹麦重症患者从未超过该国ICU床位总数的4.5%,此次疫情尚未有相似统计数据,但无疑各地区医疗资源承载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抗疫因素。

另一方面,大量轻症患者的存在,可能也会导致未检测到的疾病传播。

病死率方面,根据中国湖北省以外地区和韩国的数据约为1%,但需要更多血清学研究来完善这一估计。

由于疫情影响范围之大,超额死亡总量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指标。针对2009年流感大流行33个国家数据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超额死亡负担约30万例。目前评估新冠疫情的这个数据还为时过早,但欧洲监测数据显示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瑞典等许多国家与新冠相关的超额死亡率非常高;美国疾控中心报告了呼吸系统死亡人数大幅上升。研究团队对比现有证据推测,新冠病毒疾病引起的超额死亡可能介于1957年流感大流行(15万死亡)与1918年流感大流行(127万死亡)之间。

小结



在论文最后,研究团队指出,过去一个世纪中流感大流行的历史证据表明,通过自然免疫或疫苗接种,随着人群免疫力的增强,大流行在最初的2-5年内都呈波浪状反复,随后感染病例数才逐渐减少,“这也是新冠病毒最可能的流行轨迹”。

目前我们仍然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抗病毒药物,院内救治以支持性治疗为主,开发安全有效的疫苗也非一日之功。研究团队认为,生物医药行业将持续探索、加深对新冠病毒及其健康影响的认识,而在等待有效疗法和疫苗问世的同时,我们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面对“新常态”,需要长期采取社交距离、加强监测、隔离和接触者追踪的综合措施,积极减少病毒的影响。


新冠研究近期报道:



参考资料:Eskild Petersen, et al., (2020). Comparing SARS-CoV-2 with SARS-CoV and influenza pandemics. The Lancet Infectious Diseases, DOI: https://doi.org/10.1016/S1473-3099(20)30484-9


注:本文旨在介绍医药健康研究进展,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微信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医学新视点」微信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点“在看”,分享医学新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